乳品生產線常用管道管件的選型
乳品生產線是食品生產線的一種,現代乳品/飲料/酒類/醫藥行業實際都是化工行業的分支,生產線共通性很大。
化工是“性變”加工,和機加工的“形變”不同,設備相對簡單,進入生產線一打眼全是“管管罐罐”,即用于進行反應(罐)和過程輸送(管),這也是乳品工程企業的主要工作內容。用于輸送(泵)、在線加工(分離、均質、殺菌)、提供反應條件(換熱)和包裝機,實際不專屬于乳品機械這個小行業,而是通用設備的專業化改型。
材質:
用于物料和CIP的工藝管道材質需符合食品級不銹鋼要求,常用的就是:
AISI(美國鋼鐵工業協會標準)304和316L。304L和316也是符合食品要求的,但一般很難買到。這可能與國內思路有關,要么是最基本最便宜,要么是最高檔最貴,中間的全不要~~
不與食品接觸的不銹鋼,比如平臺、支架、橋架、配電柜、保溫外殼之類,可以選用AISI202、AISI430。
304、316是奧氏體不銹鋼,理論上沒有磁性,但因機械加工可能被帶上磁性,所以不能以磁性作為判斷“不銹鋼”的唯一標準。202只有微磁,它雖然也是奧氏體,但耐腐蝕性達不到食品級標準,430是鐵素體不銹鋼,不能用于食品接觸面,可滿足一般生產車間的防潮要求。俺常說,“設計就是突出與妥協,而并非簡單的堆砌先進技術”,材質的選擇同樣也是這個道理,只要不是空氣中彌漫著濃酸的煙霧,用316L做保溫殼、支架、平臺是毫無意義的。
乳品生產線是一個復雜組合體,不僅需要用到非金屬材料(多用于密封),也會因為性能所需(往往是耐沖擊性要求),不得不采用非不銹鋼的金屬材料,比如分離機內的鎖緊圈,均質機/高壓泵的柱塞、止回閥等等。有必要將物料種類和特性告知管件閥門供貨廠家,很可能會影響到密封材質(耐溫,耐壓,耐酸、堿、油脂腐蝕)的選型。
管道:
管道主要分為無縫鋼管和焊接鋼管兩大類。
無縫鋼管的表達方式為“外徑x壁厚”,其有n多外徑可選,還配合有n多壁厚,長度也是“不定尺”的,訂貨時需要注明:材質(或標準號)、每根鋼管的長度、外徑和壁厚、拋光要求等。業內多用于蒸汽管道。購買時多按重量,這樣對雙方都比較公平些。
無縫鋼管需與標準Dn規格的閥門管件配合使用,所以無縫鋼管在選型時應盡可能接近標準Dn規格的外徑(比如32配Dn25,48配Dn40,57或60配Dn50,76配Dn65,89配Dn80,108配Dn100,差幾毫米就用焊接找齊。《五金手冊》上都有Dn規格標準),這些也是市場上最容易買到的規格(無縫鋼管的壁厚不要隨Dn管道走,那太浪費了,不必非為了理論計算的流量選特殊規格的管道,差個一點半點的不會有什么影響,管道閥門管件廠商可不會為了你這個工程專門生產一批~~
“低壓流體焊接管道”和“鍍鋅鋼管”是有著標準的直徑和壁厚相配合(Dn)的系列的,鋼管一般長度是6m,也即“定尺”。業內多用于水、冰水管道。因為外徑、壁厚是固定規格,單位長度的重量也就固定了,所以購買時多按米數,但也就要注意檢查直徑和壁厚是否足夠,或按重量計價。
常用的“不銹鋼焊接鋼管”有相對簡單得多的“規格系列”(也即定型程度更高),但同時存在多個標準系列,國內業內常用的ISO(國際標準化委員會標準)規格(似乎只有GEA公司用德國標準),實際是“英制標準”,即以1英寸(25.4mm)為標準外徑單位,固定壁厚的管道標準。食品管道拋光要求一般是“內鏡面外亞光”,不提倡“外鏡面”,不利于視覺保護,某些用于換熱的特殊用途可以是“內鏡面外酸洗”,即外表面不拋光。鋼管最常見的長度規格是6米,不特殊提出,即為默認。
常用的ISO制式食品級 低壓流體 焊接 不銹鋼管道 的外徑系列是:
3/4英寸——20mm;
1英寸——25mm;
1 1/2 英寸——38mm;
2英寸——51mm;
2 1/2 英寸——63mm;
3英寸——76mm;
4英寸——102mm。
ISO標準無1 1/4寸(32管道)和3寸半(89管道),設計時就應注意避免,防止難以購買配套的閥門管件,也優化采購和備件。
常遇到的問題還有:
所謂“分”,即將1英寸分成8份,“4分管”即4/8(1/2)英寸規格,“6分管”即6/8(3/4)英寸規格。
所謂“Dn/公稱直徑”,見于“低壓流體輸送用碳鋼焊接管道”和“鍍鋅管”,其外徑和壁厚的配合系列是完全固定的。但公稱直徑并非就是外徑或者內徑,只是早先的一種大致叫法(估計與英國最早的模具、重量之類的標準有關),后來一直沿用了下來。其是以1英寸為標準直徑單位的,常說的Dn50管,實際是“兩寸管”。
管道之所以英制較多,無疑是當時大英帝國日不落權威的體現了~~美國以英國移民為主建立,當然也沿用并擴張了應用范圍;而德國、俄國標準往往僅限本國,業內早年使用的不銹鋼管(比如老式設備的40、50冷拔不銹鋼管)曾按無縫管規格(曾認為有縫管只能用作裝飾管,因為當時焊接質量較差),但因技術進步和進口設備的普遍應用,ISO制式成為主流。
常見工藝閥門管件:
1.蝶閥
蝶閥開關快速便捷,有一定的粗略調節作用(但無法用于真正的調節場合),衛生性較好,是乳品生產線工藝管道上最常見的閥門。
安裝時務必記得閥柄與閥板同向,垂直管道方向為關,與管道通向為開。
多個蝶閥密集安裝構成閥組時,必須重視各閥門手柄活動空間不要干涉。
2.球閥
食品生產線的工藝管道不推薦用球閥,因為其在開啟時,球和殼體的接觸面是無法清洗到的。如必須使用,應選用通徑可拆卸式二片或三片式衛生球閥,常見的“管式球閥”應嚴禁用于物料管道(當然,水一般無所謂~~)。當球閥完全開啟時,沒有什么阻力,開關較為費力但也就可以粗略調節流量。
3.旋塞閥
老式生產線常見,但因閥芯和殼研磨,易掉屑,底部封死的存在清洗死角,底部打通的必須拆卸清洗,現在已很少使用。
在使用三通球閥或旋塞時,注意閥柄方向為封死,而其他三個方向為流通。
4.止回閥/單向閥
單向閥一般有彈簧型、球形兩種。
彈簧型止回閥正向通過時,克服彈簧力,通過閥板與殼體的縫隙過料,逆向則將閥板與接口推嚴封死,無法過料。
球形止回閥分為兩種,一種是直通型,一個接口大,一個接口小,里面的球直徑介于兩者之間,正向時球被頂到大口能過料,逆向時球封死了小口無法過料;一種是Y型,正向時球被推向Y型支路,逆向時球被頂到小口。
因為內部結構頗復雜,止回閥應避免用于物料管道,必須采用時,前后應裝活結,以拆卸清洗。
現多采用彈簧型止回閥,是因球型止回閥的球不免和接口研磨磨損,使用一段時間后泄漏律較高,對于球的材質、加工精度和閥體接口處加工精度要求很高,而彈簧型只有閥板和接口處只有軸向摩擦,磨損可以靠彈簧力補足,對于材質、精度要求稍低,使用壽命也較長。
實際上,Y型球式止回閥的流體阻力最小,幾乎可忽略不計,彈簧型止回閥必須嚴格控制串聯的數量,最好一條管線只有1個,最多2個,否則必須增加泵的揚程。
在CIP回程管道上,非要將止回閥安裝在支路管道末端是大可不必的,那位置往往在半空中,安裝和維護非常不便,而既然安裝不便,安裝誤差就可能較大,往往影響止回閥的封閉性。
止回閥前后最好有一段“無管件直管段”,以讓流體平穩的對中流過,對于阻力、壽命、封閉性都有好處。
5.座閥
雖然自動化生產線的氣動閥很多是座閥,能實現多種流通方式,但俺不推薦使用手動座閥用于開關場合(調節場合推薦)。
最簡單的L型座閥實際是截止閥的一種,靠手柄的轉動提升/降低閥板,增加/減少流通面積,對手柄機構、閥板、閥座進行專業化改造,就是調節閥了。其余T型、F型等等常用于多條管道之間的切換。
將手動座閥用于開關操作時,不僅操作慢,而且旋轉手柄時經常難以確認究竟它有沒有“完全”打開或關閉,常因此造成故障甚至串料事故。氣動座閥是氣缸推動閥桿,動作很快,也能安裝頂部控制單元來監測閥桿位置,不存在這個顧慮。
座閥阻力較大,不推薦用于高壓、粘稠物料管道,如果還要多個座閥串聯,那……禱告上帝保佑你泵吧~~
6.安全閥/泄壓閥/背壓閥
這三者的原理幾乎是一樣的,都是預先通過彈簧或壓縮空氣的力,通過氣缸/腔體的作用,給流體“預置”一個阻力,當物料克服此力時,就通過/排泄,來保證管道內壓力的基本穩定。這三種閥較為少見,懶得廢話了。
7.活結
活結分為螺紋頭(或叫1/3活結)、平頭、螺紋套(這兩個相加可以叫2/3活結)和密封圈組成,用于需要進行管道拆卸的場合。為了節約成本,在只需使用1/3活結(如分配管板的各接頭)或2/3活結(這個很少見,除非設備廠家沒配齊全套接口活結)的場合,訂貨時應注明,否則你剩下那半除了擴大了內需也沒啥用處~~
衛生型活結應該是對焊接口,而非老式插焊,應是圓螺紋,避免割傷工人手指,同時污染物料。
全線活結應盡可能保持同一制式(比如SMS規格),可能某臺設備的活結規格特殊,不要為了給它配套而折騰供應部吧,割下來,焊個標準的算了~~當然,最好在設備和儀表定貨時要求,“各接口必須配整套的活結/衛生卡盤”,某些廠家此時如加價太高,干脆就定“焊接接口”,到貨后自己焊活結。
即使是衛生型活結,也是一個可能的污染點,所以應避免過多使用,滿足維護要求即可。某些老觀念常想“拆卸靈活”,對于現代大中型生產線,難道經常會靈活得變形?難道新建生產線就要考慮拆遷要求?呵呵~~還有老觀念常想“拆卸清洗”,但CIP系統已經是大中型生產線的標準配置了,除非生產線設計不合理、安裝不合格,才會“拆洗”嘛~~就算有每月拆洗一次的習慣,也無需把生產線拆成“零件狀態”嘛~~
當然,必要的活結還是得裝,下列場合需要活結:
1.設備接口,包括罐的各個接口;
2.緊密安裝的閥組、閥陣總接口;
3.重要的、價值較高的、需拆洗的閥門、在線儀表的接口;
4.分配管板的接頭。
其他場合,一律不安裝活結,所以在閥門管件選型時,也應一律選擇“焊接接口”的閥門管件,需要時再單獨焊接活結即可。該焊不焊,是偷工減料;不該焊卻焊了,就是無知浪費,前者是道德問題,后者是技術問題。
醫藥生產線常用卡盤代替活結,衛生性稍好一點點,但缺點也很明顯:拆卸時比較麻煩,別看貌似是手動蝶形螺母旋緊,實際因安裝誤差經常需要借助工具;拆下來的套很容易丟;往往需兩人操作(一人對管道,一人旋緊),而活結只需一人;鎖緊牢固性較差,尤其是大直徑的。
8.變徑/異徑管
不宜采用“同心變徑”,貌似美觀,但用于橫裝時,會造成大口端管道存料,豎裝雖然沒有這個問題,但何必采購兩種規格的變徑呢?萬一偏心的不夠用了,同心的無法代替,而反之就可以,所以一律選用“偏心變徑”好了~~
標準的變徑都是兩相鄰級別口徑(比如38/51,51/63),當跳級應用時,最好采用兩個變徑焊接,以保持整個生產線/工程的通用性,如果跳了2兩級,可能不太美觀(其實誰特意去瞅啊,哈哈~~),就需定制了,訂貨周期會稍長。
9.三通
由于支路很可能要焊接蝶閥,為了減少清洗死角,應采用“短頸”三通。推薦一律采購“通徑短頸”三通,需縮小支路管徑時再額外變徑,這樣管件的通用性較好。在因清洗要求必須采用“異徑短頸”(中間口縮小)變徑時,必須專門指出,加工定做,并額外保管好。
在某些特殊場合,可能需將標準的三通改造方符合要求,所以也不能完全被“標準化”困死思路,但優化改造,應在標準三通上進行。
10.彎頭
常見的食品級不銹鋼彎頭的曲率半徑往往在1.2~1.5D之間,各生產廠家可能稍有不同。
驗貨時注意接口的圓度和四個彎頭能否拼成個完整的圓。
由于食品級管道管件都是內鏡面拋光的,管道摩擦阻力小得可以忽略不計,除了管道高度造成的重力外,流體阻力主要集中在閥門和彎頭處。在遇到粘稠、高壓物料時,常見的直角彎頭就顯得阻力較大,還可能引發管道振動,應定制大曲率半徑的彎頭,比如3~5D,8~10D。
如果需用到非90度彎頭,用量較小,分散使用,直接改造標準的90度彎頭即可。